
時光編輯部 | 倫敦橋
我們從電影裏來,再回電影裏去。
聽說,又一個影後,跌下神壇。
90後小花中一騎絕塵的三金影後周冬雨,最近由於出演一部仙俠古裝劇,被群嘲醜得出戲。
甚至連帶演技也遭質疑,“演什麽角色都一個樣”。
前有章子怡,後有周冬雨,張藝謀看了得心痛吧?
《千古玦塵》

這不是周冬雨第一次演電視劇,而且早早涉獵廣泛。
《麻雀》,民國諜戰,《幕後之王》,現代職場。
古裝扮相也嚐試過,剛出道沒多久就合作於正的電影《宮鎖沉香》。
以往爭議,還僅限於電影咖和小熒屏的適配性。
現在能被嘲得那麽慘,隻怪曾經清醒知道自己“演不了古裝大美人”的她,終於還是踏下這一步。


先看看能請動周冬雨“下凡”的,到底是什麽神仙劇情——
該劇講述真神白玦(許凱 飾)與上古(周冬雨 飾)之間幾經生死離別的情深虐戀。以上古的成長為主線,從靈力低微的小“菜鳥”成長為身負蒼生之重的主神,卻終究逃不過命運的劫難枷鎖。
用人話來總結,還是四海八荒的世界觀下,神仙也要談戀愛的故事。
《千古玦塵》置景和服化道,可以無縫切換《三生三世十裏桃花》。
男女主角白玦和上古的“師生戀”,又是遺傳《花千骨》的設定。
左右逃不掉仙俠劇的老套路。

這類型楊冪演得得心應手,同樣演不了大美人的楊紫,也能貢獻出爆款《香蜜》。
為什麽偏偏演技出眾的周冬雨不行?
時光君特意去看了幾集,隻能說“周冬雨分明還是那個周冬雨”。
戲裏,隨處可見的周冬雨式俏皮、周冬雨式垂眼、周冬雨式微笑。
似曾相識的表演模式,眼下卻靈氣全無。

當然對於仙俠劇受眾,最致命的是,她還沒有仙氣。
再加上季冠霖不貼臉的配音,更是出戲得徹底。
盡管有人追足十多集後,又發出了“真香預警”,口碑和熱度最終還是無力回天的結局。
觀眾期待在仙俠劇裏看到什麽?一群仙得不似人的男神女神,大談超凡脫俗的亙古之戀。
說白了,換種包裝的偶像劇。
《千古玦城》在其他方麵絕對符合——
世界觀把天下分神、仙、魔三族,連“人”都沒了;
角色總把“神生漫長“掛在嘴邊,女主上古活了萬年,在其他神眼裏還隻是個“小娃娃”;
顏值在線、舉止端莊的閨蜜月彌,能把身旁的女主襯得像個丫鬟……

其他人越端著,整部劇越仙,越容易對比出周冬雨的接地氣。
偏偏接地氣,是周冬雨的最大優勢。
先說外形。
在姿容豔麗的女明星之中,周冬雨隻能算一位“普通女孩”。
寡淡五官,幾乎平平無奇,好處是,不會因容貌搶鏡。
往前看,張曼玉、周迅都不是同輩裏,顏值絕佳的那一掛。
七情六欲在這種素淨的臉上,方能夠活靈活現。
周冬雨愛把自己往醜裏哭,卻總成為電影中最動人的名場麵,正是這個道理。
醜,才生動真實。

她個子嬌小,以至於27歲在《少年的你》演高中生,還能不違和。
等到出演要求顏值勝於演技的仙俠劇,無異於選擇自踩短板。
原作中容顏傾世、仙氣逼人的上古真神,在劇中,分明從身高到氣場,總是短旁人半截。
別人指著劇來做夢,她又把人往現實感裏拉。
自然被辛辣點評為,“身量不足又瘋瘋癲癲的丫鬟“。

偶像劇中女主角按普通女孩打造,本該很容易讓觀眾代入,比如現階段的楊紫,曾經的偶像劇女王陳喬恩、林依晨。
但周冬雨接地氣的“普通”,和她們又不一樣。
繼續以楊紫為例,她的俏皮可愛,鄰家親民,仍符合規定的範式。
周冬雨也能演好少女心,但她現在與“嬌憨感”、“傻白甜”有點距離,抬眉弄眼都是鬼馬精明感,看起來很不可控,靈動全在於敢挑戰標準。
與其演仙女,讓她出演捉摸不透的妖女,明顯更合適。

再說周冬雨的演技。
陳可辛當時評她,是演藝圈少有獨成一脈的“任意流”演法。
同一場戲,她能每一遍都演得不一樣。
既然如此,給出的東西,肯定有好有壞。
周冬雨顯然有天賦,但她不像周迅那般成熟穩定,必須在懂她的導演手中,才能激發出最好的狀態。
恩師張藝謀不能算,他選周冬雨的理由,和後來捧劉浩存一樣。
曾國祥算一個,她最好的角色,都是從他的電影裏誕生。

而在影視劇的製作模式下,導演幾乎沒時間調教演員。
再加上瑪麗蘇角色的內心,似乎沒有可深挖的東西。
《千古玦塵》變成周冬雨想怎麽演就怎麽演,對比隻剩麵癱的男主角,還算表現合格的行活。
但觀眾對她的期待,又豈止是“合格”。
其實,同樣的情況,換周迅來,換張子楓來,不會出意外,還是這個效果。
以此,就下結論“周冬雨沒有演技”,大可不必。
最多苛責一句,她不愛惜羽毛,接了一個完全不適合的角色。

爭議的另一點,還圍繞周冬雨的戲路受限。
演來演去,能拿出手的代表角色,大多數是女學生。
92年出生的她,即將30歲,如何轉型,才是她未來應該考慮的主要方向。
待映的幾部作品之中,有一部陳哲藝現實題材的短片,她和章宇飾演一對夫妻,開始挑戰母親形象。

另一部改編自雙雪濤原作的電影《平原上的摩西》,也有高中生時代的扮相。
不過這次更接近雪穗那樣的腹黑惡女,從預告來看,有她主動引誘劉昊然的一幕。
刁亦男的《白色焰火》靈感,就來自於這個故事,可以提前對標桂綸鎂的形象。

這些角色類型,和以往她出演過的都不同。
或許,我們還是該將口水,留到這幾部作品當中,點評她的表現。
回到《千古玦塵》上來,這或許也是行業要警惕的一個情況。
找周冬雨來拍,圖的到底是什麽?
很明顯,不是她的演技,而是影後的噱頭。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後,觀眾並不會單純為“影後”二字,去買賬。
其他劇失敗同理,章子怡的《上陽賦》成為她職業生涯評分最低的作品,張震的《宸汐緣》雖然後期口碑翻盤,也沒能引起多少水花。

與其砸錢去買電影咖過來,提升作品的噱頭和逼格。
不如想辦法磨好劇本,拍好故事。
我們更希望看到,好作品匹配好演員。
如同秦昊之於《隱秘的角落》,雙向成就,這樣的劇集質量,才讓他們的下凡有價值。
當資本熱錢,開始流向電視劇圈,演員難免會被天價片酬迷惑了雙眼。
一邊是浪費演技,另一邊又是浪費資源。
可這種情況隻是一時,我們不剛經曆過電影圈瘋狂猛進的階段,彼時追求高成本,大卡司,彷佛砸錢就能拍成好萊塢式大片。
現在市場終於冷靜了不少。
能留得住的作品,不必非等到未來才知道吧?
-END-
挑戰人性尺度,他太狠了
從9分神作到「1星爛片」,真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