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又一起“A收A” 北方華創擬取得芯源微控製權
472025-07-05 07:45:06
來源:中肥網
預計2025年氯化鉀海運進口大合同不會太早簽訂,本篇既為初探,現在還是春節,那咱們就簡簡單單嘮一會兒。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單純的經驗主義是不可取的,但經驗永遠還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咱們先從經驗出發然後再去考慮其它。結合下麵圖表中的曆史大合同及相關對比的經驗,我們首先預期2025年我國海運進口大合同簽訂的大致價格區間在263-300美元/噸,至於時間預計仍是在6-7月份。
下麵咱們再來一點點修訂它。
前期國內是氯化鉀價格相對最低,後來發揚了風格,氯化鉀現在居於尿素和磷銨之間;眼下國際市場氯化鉀價格依然是最低,遠遠低於三四百美元的尿素以及五六百美元的磷銨。目前國際肥價整體穩中上行為主,其中氯化鉀雖然漲得慢、很慢、非常慢,但畢竟是漲;國內尿素價格觸底後有所反彈,氯化鉀小漲中,磷銨雖然被打壓了但仍在高位相對仍是堅挺。綜上來看,2025年氯化鉀大合同價格至少穩定,不太可能下行,有所上漲才是大概率的,所以我們把最初的大合同預期範圍調整為273-300美元/噸。
2024年氯化鉀進口量再創新高,達到了1263萬噸,不過年底時的結轉庫存量卻比較低,隻有364萬噸左右,比上年同期減少了近一成。其實這個數字本身倒並不算少,但是考慮到國儲問題,那麽無論是青海國產鉀庫存量還是港口進口鉀庫存量就都處在很低的水平了。如果重點考慮到這一點,再結合上麵的價格比較及走勢,再發散一下聯想到動蕩的局勢環境(比如這邊打仗、那邊減產,這邊罷工、那邊整合……),那麽大合同最好不要等到6-7月份再簽,最好提前、盡量地提前,價格可能的區間將再次提升至290-300美元/噸左右。
難道我們就這樣靜待屠刀斬下了嗎?當然不是。最重要的也是我們與外商談判最敏感的,那就是我們的底氣,這來自900萬噸的產能以及近年來平均在700萬噸左右的年產量,還來自老撾已經超過200萬噸的反哺能力,這個數字加上我們的結轉庫存量,總數已經可以達到1200萬噸左右。哪怕是按照2024年1900萬噸左右創紀錄的消費量來看,缺口隻有700萬噸,而2024年僅來自兩俄的進口量就已經超過700萬噸。
也許有人會說白俄羅斯不是減產10%嗎?也許還有人會說加美摩擦美國可能大量進口俄羅斯鉀肥從而導致俄羅斯鉀肥的可供貨量也會減少。當然,還會有人說國儲是動不得的,不能算作供應數量裏去……但是你們別忘了,國儲的初衷是保證國內鉀肥供應,不是擺在那裏收藏玩的;如果加鉀被俄鉀搶了美國的份額,可不會隻是坐在家裏哭;白俄羅斯減產是減產,又不是一定會減少對中國朋友的出口份額;更何況,老撾海外基地的擴產仍在蒸蒸日上的發展過程中;國際鉀肥產能仍在擴張,且即將到了爆發的時候,新舊貴族們能不能和平共處可是個大問題;最後,氯化鉀的消費量在前幾年可是隻有1400-1600萬噸,2000年以來我國平均年進口量可是才700多萬噸,又不是非得年年進那麽多……
綜上,我們還是很有底氣,但是老外肯定也不會輕易讓步,大合同其實該早簽、簽個低價,但最終可能還是會較晚,且價格總體來講還是略漲的可能性偏大。畢竟我們不是非要多低的一個窪地,主要還是要綜合考量安全和價值等因素,有時適當的讓步也是必要的戰術。要不然,一味去爭個低價,結果國內都缺貨漲到3000元/噸以上不一定多高去了,簽個250美元/噸又有什麽意義呢?大漲大落,受傷的總是大多數!
最後的結論,初步預計2025年我國氯化鉀大合同會在二季度簽訂,價格290美元/噸左右;價格低,數量會多簽,價格高,數量可能會少簽。290美元/噸對應進口成本不高於2500元/噸,眼下已經是2700元/噸左右的價格,後期又會走向何方呢?(最後一句隻是單純提出一個對後市的疑問而已,並沒有因為成本預期低就說價格怎樣怎樣了,請注意哦)
(轉自:中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