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料動力價格高漲 本年韓國交易赤字或創前史新高
在世界原材料與動力價格上漲、出口承壓等要素效果下,韓國本年的交易赤字規劃或將史上初次超越500億美元。
據韓國關稅廳13日消息,到12月10日,韓國本年交易赤字累計474.64億美元。之前韓國交易赤字前史最高紀錄呈現在亞洲金融危機迸發前的1996年,赤字規劃為206.24億美元。
本年是自2008年(-132.67億美元)全球金融危機今後時隔14年韓國交易再次呈現赤字,當下赤字規劃現已超越或挨近多個研究機構給出的猜測值。韓國交易協會曾估計本年交易赤字將在450億美元左右,工業研究院猜測為426億美元、韓國經濟研究院猜測為480億美元。
到本年11月底,韓國交易赤字累計425.41億美元,12月的赤字超越75億美元時,全年赤字就將超越500億美元。關稅廳發布的數據顯現,12月1日至10日的交易赤字為49.23億美元,高於10月同期(20.46億美元)。
仁荷大學世界互易商貨係教授鄭仁教對韓聯社說,盡管油價回落,但半導體等產品出口繼續削減,年末最終20天交易指數轉虧為盈的可能性不大,本年交易赤字很可能超越500億美元。
韓國工業互易商貨資源部1日發布的一份統計資料顯現,韓國11月出口額同比削減14%,為519.1億美元。這是繼10月(-5.7%)之後,出口接連兩個月呈現負增長。
研究機構以為,在俄烏戰爭長期化、半導體周期和中國市場需求削減等影響下,下一年韓國交易遠景不容樂觀。韓國交易協會猜測2023年韓國交易赤字有望縮減到138億美元,韓國工業研究院猜測為266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