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祛痘(中醫教你告別痘痘)
春天濕度溫差比較大,皮膚變得異常敏感。過敏、濕疹等症狀此時容易發作。天氣一熱,皮脂腺分泌急劇增加,臉上開始出現痘痘、粉刺,不僅降低了顏值,還會影響心情。今天教大家中醫如何“抗痘”!
痤瘡?粉刺?黑頭?
痤瘡,醫學上稱為“粉刺”或“痤瘡”,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炎症性皮膚病。沒有年齡限製,但多見於青少年,所以也叫“痘痘”。
痤瘡的非炎性病變的特征是開放性和閉合性痤瘡:
閉合性痤瘡(又稱白頭)的典型皮損為大小約1mm的皮膚丘疹,無明顯毛囊開口;
開放性痤瘡(又稱黑頭)的特征是圓頂狀丘疹,並伴有明顯擴大的毛囊口。
痤瘡的進一步發展將演變成各種炎性皮膚病變,表現為炎性丘疹、膿皰、結節和囊腫:
炎性丘疹呈紅色,直徑1毫米至5毫米不等;
大小相同的膿皰內充滿白色膿液;
直徑大於5毫米的結節,有硬結和疼痛;
囊腫更深,充滿膿血混合物。
痤瘡通常發生在麵部和頸部,胸部和背部,肩部和上臂。愈合後可留下暫時性色素沉著或輕度凹陷性疤痕,俗稱“痘印”、“痘坑”。
為什麽會長痘痘?
痤瘡是一種由多種因素引起的疾病,病因複雜,與自身體質、日常飲食、生活習慣有關。中醫認為一般由以下四種原因引起:
肺經風熱:肺主皮毛,肺經積熱,加上外感風熱,使兩熱上衝,熏蒸皮膚。
脾胃濕熱:過食油膩、甜食導致脾胃運化失調,濕熱內生,形成麵部經絡和胸背部。
衝任失調:身體陰虛,虛火旺盛,情緒不佳,導致皮膚不好。
4血瘀痰瘀:病情反複不愈,氣滯血瘀,或脾胃濕熱,痰瘀互結。
中醫治療法
1、根據中醫調理的體質,以清熱宣肺,清熱燥濕,調射衝任或活血散血為治療原則。
2、針灸調理,取大椎、合穀、太陽等穴位,辨證加減穴位。
3、外用中藥麵膜,如小金方顏麵膜、祛斑麵膜等。
推薦食療方
綠豆薏仁水
材料:綠豆25克,薏苡仁25克,山楂10克。
做法:將上述材料全部洗淨,加入500克清水,浸泡30分鍾後煮沸。煮沸幾分鍾後,停火。不要揭開,小火煨15分鍾,當茶喝。
功效:適用於脾胃濕熱型痤瘡,有祛濕、清熱、消食的功效。
枸杞粥
材料:枸杞30克,鴿肉100克,大米100克。
做法:鴿子肉和大米一起煮粥,出鍋前10分鍾加入枸杞。每日一劑,分兩次服用。
功效:具有解毒、祛邪、養陰、潤膚的作用。
山楂桃仁粥
材料:山楂9克,桃仁9克,荷葉半片,大米60克。
做法:先將前三味藥材煮湯,去渣後加入大米煮成粥,每日一次,連服15-20天。
功效:適用於血瘀痰凝型痤瘡,具有活血化瘀、消食健胃的作用。
做好預防措施
用溫水和硫磺皂洗臉。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精和甜食,多吃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如大豆、豌豆、胡蘿卜、海藻、蘑菇、瘦豬肉和雞肉。
多喝水,避免便秘,保持心情舒暢。
不要濫用化妝品,防止粉狀化妝品堵塞毛孔。
禁止用手擠壓痘痘,以免炎症擴散。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