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湘清:非公经济将在今年经济发展中担当重任|商务部|经济|非公有制
中國網科技1月29日訊 (記者 楊月月)去年年底,“返利網借殼ST昌九上市獲證監會審核通過”的消息一經官宣,本意味著返利網距離登錄A股隻差一步。但令人意外是,在時隔不到一個月,返利網借殼上市的進程突然又按下了“暫停鍵”。
今年1月16日,ST昌九再次發布公告稱,鑒於重大資產重組涉及部分事項仍需進一步推進,經過相關方進一步研究、論證相關事項影響,其已向中國證監會提交中止本次資產重組行政許可事項的申請。
事實上,隨著消費浪潮的升級,返利網站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已大不如前,甚至消費者對部分返利導購平台通過設置提現門檻與返利標準的做法深惡痛絕,而返利網返利不兌現、虛假宣傳、惡意扣費等問題也屢見諸於報端。
借殼上市之路一波三折
公開資料顯示,返利網背後運營公司是上海中彥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彥科技”)。
去年3月,ST昌九曾公布重組預案,計劃以發行股份及現金購買的方式,購買中彥科技100%股權。一旦交易成功,返利網將借殼ST昌九登陸A股市場。
從2014年開始,返利網就一直謀求上市,曾於2018年9月獨立衝擊IPO,並進行輔導備案,但此後一直沒有更多實質性進展。
公開資料顯示,ST昌九主營業務為丙烯酰胺的研發、生產與銷售,長期處於主業乏力、業績慘淡。但其在重組市場上卻名聲在外,這幾年ST昌九一直在尋求賣殼,且之前的幾次嚐試都沒能成功。
至於為什麽要借殼上市以及選擇ST昌九的原因,返利網方麵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是公司董事會綜合公司發展及市場情況做出的內部決定。
但在上述公告發布不久,ST昌九便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發的《問詢函》,要求就關於本次交易安排、標的是否符合重組上市條件、交易作價安排、中彥科技經營情況、財務信息等問題作進一步說明和解釋。三個半月後,ST昌九才回複稱,返利網合規運營且風險可控。
事實上,ST昌九回複中披露返利網“風險可控”所指是P2P業務。過去返利網曾為P2P理財公司提供導購及廣告展示服務,且收入十分客觀,2017年一度占據公司收入的16.89%(1.32億元)。可由於P2P行業普遍存在不規範經營現象,且具有產生糾紛的法律風險,返利網於2019年下半年終止了該部分業務合作,致使P2P理財公司貢獻的收入驟降至2019年的963萬元。
除了P2P業務“踩雷“之外,返利網過去的經營能力、涉嫌賭博的趣味購物業務等問題,也都在證監會詢問之列。據中彥科技披露業績顯示,其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和2020年1-6月,經審計的營業收入分別為9.34億元、7.15億元、6.11億元和2.12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94億元、1.496億元、1.36億元和6608.20萬元,麵臨著營收與淨利雙降的局麵。
經曆了這些波折,無異於拖慢了返利網上市進程。直至12月底,返利網借殼上市才算有了重大進展。彼時,ST昌九對外發布公告稱,經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並購重組委審核,公司本次重大資產置換、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事項獲得有條件通過。
公開資料顯示,返利網成立於2006年,現已與國內超過400家商城跟平台、逾5萬家品牌商戶合作,包括天貓、淘寶、京東、蘇寧易購等以及百萬家本地生活線下門店。目前主要有返利商城(與電商平台合作)、超級返(品牌特賣)以及限時秒殺(特價搶購)三個業務板塊並同時接入了拚多多返利專區等。
投訴不斷引發商業模式質疑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最新留言